科研报祖国 共圆中国梦——江南大学陈永泉教授事迹
作者:管理员  来源:食品学院   发布日期:15-09-09 15:40:25  最后更新:15-09-09 15:40:25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微生物系毕业后,在一份持续两年的奖学金的资助下,陈永泉于1984年赴比利时继续深造,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海外生涯。1989年在获得布鲁赛尔自由大学病毒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学位后,他又到美国发展,以其专注、勤勉的个性,在研究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及疾病预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跻身于肿瘤防治领域的知名学者之列。2012年,早已名誉加身,在国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实验室,科研事业顺风顺水的他,在国家的召唤声中,再次回到中国,誓要科研报祖国,共圆中国梦。

学界泰斗 术业专攻领跑国际新领域

归国前,陈永泉教授为美国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医学院肿瘤学系的终身教授,同时担任该校综合肿瘤研究所基因芯片中心主任和前列腺卓越研究中心基础科学部主任中心主任,在揭示肿瘤发展机制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和他的团队首次发现了肿瘤抑制基因(DCC)诱导细胞凋亡或细胞周期停滞的主要蛋白作用,并因此受邀在享有很高声誉的法国特雷勒斯基金会上做大会报告。他们第一次发现低密度脂蛋白(LDL)信号通道在ω-3 PUF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打开了ω-3 PUFA抑癌机制的新纪元。哈佛医学院科研组引用该研究成果,提出ω-3 PUFA作为前列腺癌的新的治疗手段。该工作受到同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这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陈永泉教授长期致力于功能脂肪酸等活性成分对防治和延缓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脂肪合成、代谢与癌症相关关系及机制。已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50余篇发表在SCI影响因子5.0以上杂志,总引用次数接近4000,H-index为40。陈永泉教授曾作为会议主席或分会主席组织或参加国际会议10次, 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66次,并兼任25种英文杂志编委和审稿人。同时是NIH (美国国立卫生健康研究院),DOD(美国国防部) 等101个美国及其他国家资助机构的评审专家组成员。曾获NIHPO1项目1项,NIHRO1项目10项,自2003年以来, 共承担研究课题28项,研究课题总经费超过4000万美元,其中作为PI的超过2000万美元。

赤子之心 载誉归来科研报国育新人

陈永泉教授所有的这些成果让“Y.Q.Chen”的名字享誉世界癌症防治研究领域。但是,是什么让他决定离开良好、熟悉的工作环境,放弃高薪的海外工作回到国内,重新以“陈永泉”的旗号开始打拼?论事业,在美国作为肿瘤防治领域的知名学者,陈永泉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说家庭,连陈永泉自己都认为,这是一大难题。夫人是比利时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但这所有的困难都不能阻止他回国,因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回家!在一次接受采访中,陈教授这样说:“现在国内对人才很重视,对创新创造很鼓励,而我负笈海外30年总有一个情结挥之不去,那就是学成文武艺,理应报国家,因为有这个念头,所以就回来了。为了支持我,帮我圆这个梦,一直和我一起从事癌症方面研究的太太辞职留在美国,独自一人担起家庭的重担。”

一个梦冲断了山水阻隔,一个梦经历了时间冲蚀却愈加清晰急迫。然而,套用一句时下流行语,那就是“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和众多海归一样,陈永泉同样受到了“水土不服”的困扰。特别是在工作方面,陈永泉教授习惯于国外简单宽松的科研环境,对国内行政化的科研管理机制不太适应。但陈永泉教授不止一次地重复这句话“不适应就选择一走了之,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看来,当初选择回国就是为了做点事,而只要干事,就会碰到问题,而当问题解决了,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了。

科研为先,人才为本。相比于组建团队和承担课题,陈永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上。“多年留学的经历让我感受了很多,也有很多体会,除了将我现在所学奉献于国家之外,为国家的将来培育能够挑起科研重任的人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陈永泉老师这么说道:“我总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多年的人生、科研感悟和经验告诉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在他眼里,衡量一个国家创新环境的优劣,取决于能否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而带学生恰恰是一个教授最应该做的事。“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教授,大学的根本是人才的培养,科研同样要为人才培养服务。”

应国之需 重建团队协作圆梦谱新篇

作为食品与健康卓越中心的主任,陈永泉教授立志国内营养与健康领域深层次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铺开新的篇章,争取在聘期内形成一个立足膳食与癌症,引领医食营养补充、输送和代谢的个体化精细研究和配伍应用时代的到来。

“中国近二三十年Ⅱ型糖尿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患肥胖症的人达到了10%,近1亿人面临患病风险,更有很多青少年也患上了肥胖症,而我一直搞的就是营养与食品、脂肪酸与癌症方面的研究,与美国相比,在国内搞研究,更有意义。”陈永泉说,并不是他有多么崇高,而是他认为相对于前沿科学的研究,现实问题的研究是那么急迫而有意义,他更喜欢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能够产生结果的方向上去。他说到也做到了,他的研究是国家所急需的,是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他认为,在国内食品科研最好的江南大学,将医学和食品两个学科进行交叉,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他坚信他的研究早一天实现产业化,老百姓就能早一天买到大量价格低廉且品质高的脂肪酸,从而减少患肥胖症的几率。

回国之初,他给自己实验室的规划是:建立一个多合作的学术性环境,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一批独立思考的学生;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成果的转化。陈永泉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6名有着清一色留学背景的年轻科学家加盟他的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而在他的推动下,实验室对于营养与健康领域深层次机理及临床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先后荣获江苏省“双创团队”、江苏省“双创人才”等荣誉。

陈永泉教授,为科研创新,他勤奋严谨屡获新进展;为培养人才,他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为共圆国梦,他巧用专业科研报国。正如习总书记所说: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适”。从大洋彼岸归来的,不仅有陈永泉教授的报国热情,创新创业成果,更有他为我国教育事业、科研事业带来的新思想,心理念。

浩瀚海洋水,深深爱国情。陈永泉教授,教育的一枚图钉,将定格食品科研新愿景。